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厚植电气学子的家国情怀,电气工程学院红色研学实践队赴渡江胜利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开展研学活动,在历史回响中汲取奋进力量。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海华、学院办公室主任宋济平、研究生辅导员唐晓曼、本科生辅导员于帆与红色研学实践队成员参加活动。


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实践队一行人在讲解员引导下依次参观“运筹帷幄,坚决打过长江去”“决战千里,百万雄师过大江”“军民团结,接管城市开新局”“革命到底,宜将剩勇追穷寇”“见证胜利,渡江精神世代传”五大主题展厅,通过500余件文物、300余幅历史图片及《中共中央关于渡江战役的指示》原始电文、《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手稿复刻件等档案文献,全景式学习战役的战略决策、战术部署与胜利成果。


走出主展馆,讲解员结合地理位置、场馆设计解读背后的故事与精神。主展馆的正北方,矗立着大型红色“千帆竞渡”群雕,由 49 根高度不等的红色立柱有机组成,代表着人民解放军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
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集中殉难地。从1926年至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数以万计的烈士在雨花台和南京周边牺牲,包括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邓中夏、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袖恽代英、东北人民抗日武装的创始人罗登贤。沿着雨花台的中轴线走向烈士纪念碑的路上,国歌国际歌照壁将同学们的思绪带向那个充满理想的岁月,浮雕映刻着被定格的历史,交织着英勇无畏的精神,同学们默声瞻仰一路上的烈士雕塑,感怀先烈在艰辛岁月里的革命初心。
九位烈士雕像屹立在青松翠柏之中,肃穆悲壮。他们中有戴着镣铐、蔑视敌人的老工人和知识分子,有镇定自若的女干部,更有痛恨反动势力的青年。在雨花台烈士群雕广场,同学们默哀致敬。



学党史,永怀初心;看今朝,千帆争渡。历史因铭记而源远流长,精神因传承而生生不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电气工程学院青年学子将心怀热忱之心,砥砺奋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上山大电气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