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电磁场课程团队成功获批2025年山东省智慧课程建设项目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09日 17:58    作者:文/图 仲慧    点击:[]


  近日,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与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联合发布了 2025 年山东省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名单,我院《电磁场》课程凭借扎实的建设基础、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显著的教学成效,成功获批该项目立项,为学院课程建设再添新彩。

  电磁场理论作为电气工程领域的核心基础课程,其抽象性强、数理分析繁琐的特点,给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以往教学中,课程存在缺乏电气工程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以验证型数据测量为主的问题,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电磁理论在电气专业方向的实际应用,无法通过实践环节对抽象理论形成直观认知,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针对上述教学痛点,我院电磁场课程团队立足新能源电力系统发展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工程案例化重构。团队充分借助网络优质资源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采用工程案例化教学模式,从工程实践视角深入剖析电磁概念、电磁原理等核心物理问题,让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场景深度融合。同时,以典型工程案例为模板重新设计实验内容,成功打造出虚实结合的电磁场实验课程体系,有效破解了实践教学与工程应用脱节的难题。

  在知识体系构建方面,团队突破传统树状知识网络的局限,创新性提出以 “麦克斯韦方程 - 电气设备特性” 与 “场路耦合-系统级电磁问题” 为核心的交叉映射知识网络,构建起适用于混合式项目化教学的双维度知识图谱。这种知识图谱不仅梳理了理论知识与设备特性的内在关联,还打通了场路分析与系统级问题解决的逻辑通道,为学生搭建起更为系统、立体的知识框架,助力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团队依托已建成的电磁场数字课程、丰富的电磁场仿真案例库、多维度积累的教学数据以及功能完善的混合式教学平台,为智慧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上,团队进一步设计了全过程多维度的动态评价体系,该体系以知识系统观为指导,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强化知识建构过程,结合项目式教学与 AI 大模型技术,推动学生开展交叉学科知识学习,同时深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素养。

  长期以来,我院电磁场课程团队始终高度重视高水平课程建设,在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道路上成果丰硕。此前,课程内容先后荣获 2020 年山东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2021 年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 2024 年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等多项重要荣誉;课程案例也在全国及省级赛事中崭露头角,斩获 2024 年第一届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高校教师智慧教学案例竞赛一等奖、2023 年山东省本科高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等佳绩,充分彰显了团队在课程建设领域的深厚实力与卓越水平。

  此次成功获批 2025 年山东省智慧课程建设项目,既是对我院电磁场课程建设成果的高度认可,也为课程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课程团队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持续优化智慧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智慧课程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为电气工程领域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下一条:学院与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座谈交流

关闭

Copyright © 2019 www.ee.sd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话:0531-88392369 传真:0531-88392369 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邮编 250061 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 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 邮编 2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