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个人信息: 马钊,陕西人,1957年生 学术身份: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士,英国皇家特许工程师(CEng),IET会士(FIET),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FCSEE),国际知名智能配电和电力设备专家。现任国际大电网组织(CIGRE)SC6(主动配电系统及分布式能源)专委会中国委员和战略小组成员;CIGRE中国和亚太区SC6主席;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SyC LVDC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7日
个人信息: 孙媛媛,山东淄博人,1981年生,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委员,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所所长、党支部书记,长期从事电能质量、柔性直流供用电系统、交直流配电系统等领域研究。 学术身份: 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泉城产业领军人才 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 IEEE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个人信息: 刘智杰,山东济南人,1991年生 学术身份: 博士后 山东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新能源所 IEEE Member 工作经历: (1) 2020-08-至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后,导师:李可军 研究方向: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建模及运行特性分析 柔性直流输电站级控制策略研究 新能源并网变换器控制及优化研究 中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协调控制策略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个人信息: 娄杰,山东诸城人,1975年生 学术身份: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工作经历: 1. 2007/09-至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2. 2002/09-2007/09,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 3. 2000/04-2002/09,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助教 研究方向: 高压电器结构/机构、高电压与绝缘、设备在线监测等 学术著作(部分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山东大学“新能源中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研究团队,由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得者,山东大学特聘教授、英国皇家特许工程师(CEng)、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CSEE Fellow)、IET会士(IET Fellow)马钊教授担任学术带头人,旨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背景下,建设以“新能源交直流灵活关键技术”为核心的创新研究团队。团队现有教师9人:马钊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李可军教授(IEEE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2021年9月28日至29日,山东大学成功举办第六届齐鲁青年论坛,此次会议采取分论坛的方式举行。2021年9月28日下午,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新能源中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科研团队赵浩然教授在电气工程学院电力楼524会议室主持了一场题为“电氢耦合能源系统运行与分析”的分论坛报告。 下午4:20左右,同学们陆续进入会议室,等待讲座开始。下午4:30,主持人赵浩然宣布会议正式开始,并向同学们简要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交直流潮流计算、电力市场机制设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概率预测、电网规划等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在量测、通信技术具备的前提下,在常规控制设施给定条件下,针对快速电力电子化技术中,大量逆变或整流控制点设定与控制点设定的优化在速度上难以跟随的问题,提出含分布式光储配电网时变最优潮流追踪的模型和分布式在线的算法。在建立时变优化模型和分析在线优化原理的基础上,就已有算法存在信息统一获取和集中计算这一弊端,将其改进为在配电网各区域仅局部及边界信息可知条件下,实现对配电网时变最优潮流分布式的追踪求解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燃气轮机、燃气锅炉以及热电联产系 统筹 耦合单元的广泛应用使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和热力系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而各网运行主体不同导致的可交互信息有限,又给全网潮流分布的计算带来挑战。该文模型计及热电联产系统、燃气轮机、燃气锅炉、压缩机、水泵等多种耦合单元,并重点考虑耦合单元位于电网、热网平衡节点的影响,提出在各网之间有限信息交互下的不同运行模式的潮流分布式顺序求解算法。通过对实际算例的求解,证明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仿射模型的风机建模方法,将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应用于风电场有功优化控制;在满足电网调度条件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引起机械疲劳加剧的变量变化率 图1 分段仿射风机模型 图2 风电场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框架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1.实验室介绍 由国家级领军人才马钊教授领衔、李可军教授主持建设的新能源先进直流配用电技术的科研平台。主要成员有:马钊、李可军、孙媛媛、赵浩然等专家学者。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和目标,新能源的发展为这一目标提供了基础和路径,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新能源全直流配用电系统应运而生,为此我们建设了新能源直流配用电实验室,以期在这一方向上进行持续科学和技术的研究探索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实验室概况 电力电子化能源系统实验室,以“智慧能源与大功率能量变换”为核心,深耕模型预测控制,依托电力电子技术,聚焦国家能源战略,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研究内容涵盖大功率风能、海洋能、氢能、太阳能发电并网变流器系统,储能用大功率双向变流装备,海洋装备与先进驱动系统,能源路由器设计及其控制,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及应用,容错变流器及其电网交互等,为新能源发电与智能微电网、先进驱动控制、变流系统一体运维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7日
近日,放电等离子体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团队赵彤副教授在国际期刊PHYSICS OF PLASMA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the Perme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lasma ROS in Aquaporin-1”的研究性论文,并被选为Editor's Pick文章(Editor's Picks serve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8日
一、 实验室介绍 特高压电网分析研究中心始建于2007年,主旨是建立一个能够开展未来特高压电网安全稳定分析的平台。考虑到特高压工程建成后,将逐步形成统一的国家特高压电网,其安全稳定运行将更具挑战性,必须研究建立相应的分析研究能力。为此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山东电力研究院签订了“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分析研究中心”科技项目合同,购置了全国高校第一套“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并进行二次开发和研究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8日
个人信息: 张文,山东潍坊人,1966年生 学术身份: 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Member 工作经历: 2007.07至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2007.09-2008.09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访问学者 2001.07-2007.08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1995.07-2001.06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 1992.09-1995.06山东大学,电气工程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8日
共有 2,95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97 页 当前第 14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