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基于实验诊断与数值仿真,研究各种电气设备的局部放电(气相、液相、多相)。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3日
1.实验室介绍 新能源精细化建模与仿真测试实验室,于2019年筹备建设。先后购置了RT-LAB实时仿真系统、Chroma61860回收式电网模拟器等设备。构建了风电、光伏、储能一体化新能源并网测试平台。搭配实时风场数据模型、山东电网节点模型,可实现电网实时仿真、新能源并网测试、风场模拟、故障穿越、软件在环测试、硬件在环测试等。承接了大容量风电机组电网友好型控制技术等国家重点研发任务。支撑100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3日
个人信息 邢鲁华,山东菏泽人,1986年生。 学术身份 博士,实验师。 工作经历 2020.9至今,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实验师 2014.4至2020.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 电力系统仿真分析;柔性直流输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并网。 学术著作(部分) [1] 邢鲁华,郭奇军,张鹏,蒋哲,李文博,张丹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故障仿真与故障选极方案,电瓷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3日
等离子体的稳定控制是等离子体各种应用的重要前提。 数值仿真可以深入研究放电等离子体的产生、演化与优化机理。大气压下气体放电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崭新的等离子体产生技术,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不需要昂贵的真空装置,可以实现流水线式的连续作业;能产生大体积、均匀的低温非平衡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的产生与优化机理。 放电等离子体重各种活性成分为等离子体应用提供了可能。大气压气体放电中可以产生种类多、密度高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3日
嗨,我是小量,欢迎了解我们团队~~~~ 我们团队的研究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成员涵盖了继电、系统、电力电子等多个方向,并对能源动力、控制科学等学科均有涉及。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低惯量电力系统有功控制基础理论和控制框架;(2)电网友好型和电网支撑型逆变器控制技术;(3)风电机组故障穿越和暂态主动支撑技术;(4)100%逆变电网的运行、保护与控制;(5)可再生能源接入弱电网引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3日
嗨,我是小量,欢迎了解我们团队~~~~ 我们团队的研究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成员涵盖了继电、系统、电力电子等多个方向,并对能源动力、控制科学等学科均有涉及。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低惯量电力系统有功控制基础理论和控制框架;(2)电网友好型和电网支撑型逆变器控制技术;(3)风电机组故障穿越和暂态主动支撑技术;(4)100%逆变电网的运行、保护与控制;(5)可再生能源接入弱电网引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3日
9月9日下午,电气工程学院召开新学期工作会议,传达学校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学院新学期工作任务。学院党委书记刘相宜主持会议。 刘相宜传达了学校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带领学习了郭新立书记和樊丽明校长的讲话精神,并结合学院实际,对开学后的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和要求。 常务副院长张恒旭对上半年学院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本学期重点工作任务。他指出,我们正站在发展的新阶段,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9日
个人信息: 赵彤,1980年生   学术身份: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工作经历: 2010/07-至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8/07-2010/06,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助理研究员/博士后。   研究方向: 放电物理与等离子体技术;高电压绝缘介电现象与理论;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与运行维护管理。   学术著作(部分):   [1] Tong Zhao*, Jiabi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8日
个人信息: 邹亮,男,汉族,九三学社,1983年3月出生。   学术身份: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储能系统与装备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电工技术学会高压绝缘与电工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实验室装备与技术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EEE Member、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山东大学青年联合会委员。   工作经历: 2015.9-至今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教学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8日
个人信息: 孙滢, 1989年生。   学术身份: 硕士研究生导师,IEEE member,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青工委委员,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   工作经历: 2019.01至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 液相放电等离子体、冲击波及应用,气/液界面放电等离子体及生物医学应用,等离子体在“碳中和”目标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8日
山东大学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团队(PSEO)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专职教师十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七十余人。团队研究内容涵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电力市场、新能源发电预测、综合能源和智慧能源等方向。团队成员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近20项。近年来,在交直流潮流计算、电力市场机制设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概率预测、电网规划等方面取得较为丰富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交直流潮流计算、电力市场机制设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概率预测、电网规划等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在量测、通信技术具备的前提下,在常规控制设施给定条件下,针对快速电力电子化技术中,大量逆变或整流控制点设定与控制点设定的优化在速度上难以跟随的问题,提出含分布式光储配电网时变最优潮流追踪的模型和分布式在线的算法。在建立时变优化模型和分析在线优化原理的基础上,就已有算法存在信息统一获取和集中计算这一弊端,将其改进为在配电网各区域仅局部及边界信息可知条件下,实现对配电网时变最优潮流分布式的追踪求解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共有 2,92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95 页   当前第 40 页

Copyright © 2019 www.ee.sd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话:0531-88392369 传真:0531-88392369 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邮编 250061 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 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 邮编 2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