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在应对风电不确定性电源发电的机组组合决策中,针对风电随机过程难以表达为确切概率密度与分布的问题,提出基于非精确狄利克雷模型的分布鲁棒机组组合优化模型与求解方法。其核心体现在:首先,依据历史信息,采用非精确狄利克雷模型(impreciseDirichletmodel,IDM)构造包含风电输出功率所有可能概率分布的模糊集;其次,依据该模糊集,在满足一定置信水平下,推演风电输出功率不确定性区间的表达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燃气轮机、燃气锅炉以及热电联产系 统筹 耦合单元的广泛应用使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和热力系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而各网运行主体不同导致的可交互信息有限,又给全网潮流分布的计算带来挑战。该文模型计及热电联产系统、燃气轮机、燃气锅炉、压缩机、水泵等多种耦合单元,并重点考虑耦合单元位于电网、热网平衡节点的影响,提出在各网之间有限信息交互下的不同运行模式的潮流分布式顺序求解算法。通过对实际算例的求解,证明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近日,放电等离子体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团队赵彤副教授在国际期刊PHYSICS OF PLASMA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the Perme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lasma ROS in Aquaporin-1”的研究性论文,并被选为Editor's Pick文章(Editor's Picks serve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8日
近日放电等离子体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团队负责人张远涛教授,以“基于反应分子动力学的大气压等离子体与植物油相互作用的仿真研究”为题,发表在《PLASMA PROCESSES AND POLYMERS》上。 随着等离子体技术在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等离子体药学作为等离子体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实验证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液体介质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尤其是明确了其在杀菌、凝血、灭活癌细胞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8日
新形态电网保护与控制研究团队共有7人组成,高厚磊教授(博导)为团队负责人,陈青教授(博导)、邹贵彬教授(博导)、丛伟副教授(博导)、高湛军副教授(硕导)、魏秀燕实验师、吕静实验师为团队成员。团队主要成员在电网保护与控制领域具有15-30年的科研和教学经历,研究基础厚实,研究经验丰富,具有较好的平台支撑,取得了一批理论与技术成果。近5年来,围绕输、配电网的故障分析与继电保护开展研究,承担国家级课题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8日
             个人信息: 赵浩然,山东济宁人,1983年生 学术身份: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特聘专家,齐鲁青年学者,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目前为IEEE高级会员、CIGRE工作组C6.C1.33(综合能源系统)工作组成员、CIGRE C4.56 (大规模电力电子接入的大电网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工作组成员、IEC SC 8A专家、山东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电机工程学会配电网控制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个人信息: 刘智杰,山东济南人,1991年生 学术身份: 博士后 山东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新能源所 IEEE Member      工作经历:      (1) 2020-08-至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后,导师:李可军 研究方向: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建模及运行特性分析 柔性直流输电站级控制策略研究 新能源并网变换器控制及优化研究 中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协调控制策略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个人信息: 娄杰,山东诸城人,1975年生 学术身份: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工作经历: 1. 2007/09-至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2. 2002/09-2007/09,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 3. 2000/04-2002/09,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助教 研究方向: 高压电器结构/机构、高电压与绝缘、设备在线监测等 学术著作(部分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2021年9月28日,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新能源中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科研团队孙媛媛教授带领研究生到山东电力研究院电能质量实验室参观学习。在电科院电能质量实验室主管张岩高级工程师的引领下,团队师生对山东电网的电能质量监测分析系统、综合实验平台、现场测试设备等工程技术有了详尽的了解和掌握。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电能质量实验室主要为国网公司、省公司提供电能质量评估、仪器检验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仿射模型的风机建模方法,将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应用于风电场有功优化控制;在满足电网调度条件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引起机械疲劳加剧的变量变化率     图1 分段仿射风机模型     图2 风电场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框架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电力系统智能恢复与自愈:考虑可再生能源与储能等新型恢复控制资源,研究电网发生大面积停电后的多时空协调恢复决策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在线、动态恢复辅助决策。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复杂电网安全稳定智能评估与防控:应对复杂电网安全稳定在线评估和快速防控需求,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研究数据驱动的复杂电网智能态势感知、预警与防控方法,开展相关方法和技术的工程应用。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个人信息: 王洪涛,山东菏泽,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身份: “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团队骨干成员,教育部“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特高压电网分室主任,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新能源并网与运行专家委员会委员,《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编委。 工作经历: [2010.9-至今] 教授 [2006.6-2008.6]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后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8日
个人信息: 张文,山东潍坊人,1966年生 学术身份: 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Member 工作经历: 2007.07至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2007.09-2008.09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访问学者 2001.07-2007.08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1995.07-2001.06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 1992.09-1995.06山东大学,电气工程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8日
个人信息: 李常刚,博士,山东日照人,1984年生 学术身份: 教授,博士生导师,CES高级会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IEEE会员,CSEE会员 工作经历: 2020.9-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2014.6-2020.8,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研究员 2012.5-2014.5,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博士后 2006.9-2012.7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8日
共有 2,92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95 页   当前第 41 页

Copyright © 2019 www.ee.sd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话:0531-88392369 传真:0531-88392369 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邮编 250061 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 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 邮编 2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