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个人简介 男,1979年生,清华大学博士,中国磁悬浮技术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高等学校电工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转子动力学分会理事。 学术身份 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 磁悬浮轴承技术、转子动力学分析 工作经历 2008.7至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002/09 - 2008/07,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博士; 1998/09 - 2002/07,清华大学,汽车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9日
个人简介 赵振卫,女,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研究方向 电机优化设计及控制 工作经历 1991.7~1997.8:济南电焊机厂,工程师; 1997.9~2008.7: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工程师; 2008.7~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 学术著作 [1]赵振卫;董志刚;李永斌,直接驱动低速横向磁场开关磁阻电机研究,山东大学学报,49(6):81-85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4日
复杂电网稳定分析与安全防控: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应对电网形态与特性的变化,考虑电力与信息、能源的交互机制与相互影响,研究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理论与安全防控技术。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我国电网发展迅速,随着大规模风力和光伏发电并网,远距离交直流输电工程的不断投运,区域电网由同步向异步联网方式的改变,电力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耦合程度的不断加深,电力系统振荡的特性、影响因素和控制方式等变化显著,近年来电网出现了与时滞强相关的多类型振荡,给系统安全运行带来巨大危害。电网设备信息通信和控制器执行机构中普遍存在的时滞效应,对振荡的发生、发展及抑制振荡的控制器设计等影响十分显著。传统的时滞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近年来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的不确定性和极端天气的频发,导致发生大停电事故的风险增加。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水火电机组占比减少,无法仅依靠常规电源应对局部和大范围停电事件。构建考虑多重不确定性的多阶段电网主动恢复机制,以及平衡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恢复过程中的效率以及风险成为电网安全防御中亟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支持下,团队突破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个人信息: 李可军,山东潍坊人,1972年生 学术身份: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 山东省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 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IEEE Senior Member 工作经历: 2011/12-至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教授 2008/10-2011/12,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副教授 2007/1-2008/10,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能源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9日
个人信息: 赵浩然,山东济宁人,1983年生 学术身份: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特聘专家,齐鲁青年学者,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目前为IEEE高级会员、CIGRE工作组C6.C1.33(综合能源系统)工作组成员、CIGRE C4.56 (大规模电力电子接入的大电网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工作组成员、IEC SC 8A专家、山东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电机工程学会配电网控制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个人信息: 孙凯祺,山东济南人,1992年生 学术身份: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IEEE Member 工作经历: 2021年8月至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研究员 2020年7月-2021年7月,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博士后 2017年10月-2020年7月,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访问学者 2015年9月-2020年7月,山东大学博士 2011年9月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个人信息: 梁永亮,山东烟台人,1987年生 学术身份: 博士后 国际大电网委员会青年专家组织成员 IEEE Member 工作经历: 2019.12 -- 至今 山东大学 2015.11 -- 2019.1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研究方向: 有源配电网态势感知:潜伏性故障辨识、渐进型故障预测等。 基于AI的电力设备故障诊断。 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2021年6月26日至27日,由山东大学、珠海格力电器联合主办、上海大周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IEEE PES直流电力系统技术委员会(中国)低压直流技术分委会成立大会在山东济南鲁能贵和洲际酒店成功举办。 本次大会是IEEE PES直流电力系统技术委员会(中国)低压直流技术分委会成立大会,亦是低压直流技术专题论坛和研讨会,是集学术交流、产业融合、校企合作于一体的盛会。来自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几百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2021年9月28日,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新能源中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科研团队孙媛媛教授带领研究生到山东电力研究院电能质量实验室参观学习。在电科院电能质量实验室主管张岩高级工程师的引领下,团队师生对山东电网的电能质量监测分析系统、综合实验平台、现场测试设备等工程技术有了详尽的了解和掌握。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电能质量实验室主要为国网公司、省公司提供电能质量评估、仪器检验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山东大学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团队(PSEO)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专职教师十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七十余人。团队研究内容涵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电力市场、新能源发电预测、综合能源和智慧能源等方向。团队成员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近20项。近年来,在交直流潮流计算、电力市场机制设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概率预测、电网规划等方面取得较为丰富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在应对风电不确定性电源发电的机组组合决策中,针对风电随机过程难以表达为确切概率密度与分布的问题,提出基于非精确狄利克雷模型的分布鲁棒机组组合优化模型与求解方法。其核心体现在:首先,依据历史信息,采用非精确狄利克雷模型(impreciseDirichletmodel,IDM)构造包含风电输出功率所有可能概率分布的模糊集;其次,依据该模糊集,在满足一定置信水平下,推演风电输出功率不确定性区间的表达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个人信息: 杨明,籍贯山东省烟台市,出生日期1980年8月6日。 学术身份: 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影响力排行榜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智慧能源标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气象、电力市场专委会委员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技术专家 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 国际电气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智慧能源与海工装备科研团队,聚焦大功率新能源电力变流系统及智慧能源领域的核心理论与关键技术,致力于能量变换与海工驱动重大装备的攻关研制与创新突破。主要研究领域涵盖兆瓦级海上风电、波浪能发电及其汇集并网系统、水下电气装备及其控制、交直流混联微电网、风-光-氢-储能源系统电气装备、宽禁带半导体新能源变流装备可靠性、混合储能与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变压器先进磁检测与保护等,旨在为我国能源与海工装备领域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9日
共有 2,93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96 页 当前第 2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