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系所与团队: 电机与电器研究所 主要工作经历: 1980.9-1984.7 山东工业大学电机工程系电机专业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4.9-1987.7 山东工业大学电机系电机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7.7-1991.11 山东工业大学自动化系助教; 1991.12-1996.9 山东工业大学自动化系讲师; 1996.10-2001.9 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电气工程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系所与团队: 电机与电器研究所 学术身份: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工作经历: 1994年7月在原山东工业大学自动化系任教,1997年晋升讲师,2002年晋升副教授,2003年评为硕士生导师,在山东大学从事科研教学工作至今。 研究方向: 1)高速永磁电机设计及其控制; 2)永磁电机无位置传感技术研究。 学术著作: 在IEEE TRANS和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杂志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系所与团队: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所 学术身份: 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 主要工作经历: 2022.10至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研究员 2019.07-2022.09: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博士后 研究方向: 低温等离子体能源转化 放电机理与气液相互作用 学术著作: 主要论文: [1] Liu Y, Dou L, Zhou R, Sun H, Fan Z, Zhang C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系所与团队: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所 学术身份: 磁悬浮与气悬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电源学会电能质量专业委员会委员,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IEEE高级会员。 主要工作经历: 2005年1月至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其中,2005年7月22日—2006年8月1日在美国University of Michigan-Dearborn 密歇根大学做访问学者。 2000年4月—2004年12月山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系所与团队: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所 主要工作经历: 1999-至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所 2010-2012 山东力久特种电机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 2013-2014 美国Gannon University 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特种电机,新能源发电,电磁计算,电磁兼容 学术著作: 《电磁场导论》,中国电力出版社,北京,2008 主要科研项目: [1]基于有气隙感应式旋转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系所与团队: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所 学术身份: 硕士生导师,电力电子所副所长;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入选者;中国电源学会照明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九届中国电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22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3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创新成果一等奖、2023年度国家电网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并获得国家级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系所与团队: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 学术身份: 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专委会委员,特高压电力技术与新型电工装备基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CIGRE B3国内专委会委员,《高电压技术》、《高压电器》、《绝缘材料》期刊编委。 主要工作经历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共有 3,102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207 页   当前第 204 页

Copyright © 2019 www.ee.sd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话:0531-88392369 传真:0531-88392369 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邮编 250061 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 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 邮编 2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