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团队以高效能永磁电机及控制系统研究为主,同时对基于应用场景的智能控制及医工交叉科学等领域均有研究,欢迎加入我们团队开始求知与探索的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0日
分布式差动保护能够实现配电线路故障区段的准确定位与快速隔离,是解决当前配电网继电保护问题的最佳选择。然差动保护要求保护装置之间实时交换数据,之前只有光纤通道满足这种高要求,但存在布点多、敷设难、投资大、周期长等诸多困难。5G通信具有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等特点,为解决配网差动保护通道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电气学院高厚磊教授团队联合电网公司和生产厂家,在国内率先开展5G通信在配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经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1日
个人信息: 吕静,山东潍坊人,1981年生。 工作经历: 2019.10至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 2018.09至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实验师 2006.07-2018.08 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科研项目: 主持校级教改项目、实验室建设与研究项目4项 主要参与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3项,实验室建设与研究项目10余项 联系方式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8日
个人信息: 高厚磊,山东滕州人,1963年生。 学术身份: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专委会委员; IEEE PES(中国)电力系统保护控制技术委员会-配电网保护控制分委会主任;《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电力自动化设备》、 《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Modern Power System》杂志编委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8日
2021年6月26日至27日,由山东大学、珠海格力电器联合主办、上海大周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IEEE PES直流电力系统技术委员会(中国)低压直流技术分委会成立大会在山东济南鲁能贵和洲际酒店成功举办。 本次大会是IEEE PES直流电力系统技术委员会(中国)低压直流技术分委会成立大会,亦是低压直流技术专题论坛和研讨会,是集学术交流、产业融合、校企合作于一体的盛会。来自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几百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个人信息: 叶华,湖北随州人,1981年生。 学术身份: 教授,博士生导师,齐鲁青年学者, 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工作经历: 2009.7-2011.7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 2009.7-2011.11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 2011.12-2017.9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7.10至今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2016.7至今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8日
个人信息: 邹贵彬,山东潍坊人,1971年生。 学术身份: 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控制与保护专委会委员,IEEE PES电力系统保护控制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力线路保护分委会委员 工作经历: 2013.9.至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2007.9-2013.8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2.3-2007.8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超/特压电网的快速保护、柔性直流电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8日
个人信息: 陈青,江苏宜兴人,1963年生。 学术身份: 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作经历: 1984年7月-1986.6,山东工业大学电力系任教; 1989.7-2000.9,山东工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任教; 1997年12月取得副教授任职资格; 2000.10-至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任教; 2002年9月1日获得教授任职资格; 2004年6月16日获得博导任职资格; 2004.8-2005.2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8日
2021年9月28日至29日,山东大学成功举办第六届齐鲁青年论坛,此次会议采取分论坛的方式举行。2021年9月28日下午,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新能源中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科研团队赵浩然教授在电气工程学院电力楼524会议室主持了一场题为“电氢耦合能源系统运行与分析”的分论坛报告。     下午4:20左右,同学们陆续进入会议室,等待讲座开始。下午4:30,主持人赵浩然宣布会议正式开始,并向同学们简要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个人简介 男,中共党员,1967年生,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博士后,山东省磁力分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 学术身份 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山东省磁力分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工研院功率半导体协同应用创新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 电气设备的优化设计及运行分析、无线电能传输研究 工作经历 1985.9-1989.7,原山东工业大学电机专业读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9.7-1991.9,济南华能气动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9日
个人简介 徐衍亮,男,1966年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电机与电器研究所所长,电工技术学会直线电机专业委员会委员。 学术身份 博士生导师,微电机编委,IJAEM编委,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直线电机专委会委员 研究方向 [1]电动汽车及工业机器人电驱动系统研究; [2]飞轮储能及电池管理系统研究; [3]柔性直线传输及机器人联动系统研究; [4]高速磁悬浮系统研究 工作经历 1985.9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9日
个人简介 男,1979年生,清华大学博士,中国磁悬浮技术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高等学校电工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转子动力学分会理事。 学术身份 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 磁悬浮轴承技术、转子动力学分析 工作经历 2008.7至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002/09 - 2008/07,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博士; 1998/09 - 2002/07,清华大学,汽车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9日
我国电网发展迅速,随着大规模风力和光伏发电并网,远距离交直流输电工程的不断投运,区域电网由同步向异步联网方式的改变,电力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耦合程度的不断加深,电力系统振荡的特性、影响因素和控制方式等变化显著,近年来电网出现了与时滞强相关的多类型振荡,给系统安全运行带来巨大危害。电网设备信息通信和控制器执行机构中普遍存在的时滞效应,对振荡的发生、发展及抑制振荡的控制器设计等影响十分显著。传统的时滞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5日
个人简介 赵振卫,女,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研究方向 电机优化设计及控制 工作经历 1991.7~1997.8:济南电焊机厂,工程师; 1997.9~2008.7: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工程师; 2008.7~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 学术著作 [1]赵振卫;董志刚;李永斌,直接驱动低速横向磁场开关磁阻电机研究,山东大学学报,49(6):81-85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4日
  先进电驱动、电能储存及无线传输团队由5位核心研究人员组成,包括教授、博导2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高级实验师1人,在学博士生5人、在学硕士生25人。本团队的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电动汽车、柔性直线传输与机器人联动、高速磁悬浮支承的先进电驱动研究;(2)基于飞轮储能和电池管理的电能储存系统研究;(3)电能的充放及无线传输研究。本团队在以上研究方向上完成和正在承担国家级研究课题6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1日
共有 2,94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97 页   当前第 42 页

Copyright © 2019 www.ee.sd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话:0531-88392369 传真:0531-88392369 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邮编 250061 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 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 邮编 2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