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个人信息: 王鹏 学术身份: 讲师 IEEE Member 工作经历: 2021年11月加入电气学院电力电子所 研究方向: 风机/风电场建模以及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柔性直流输电控制机故障分析 科研项目及学术成果(部分): 获得德国最优博士“Summa Cum Laude”荣誉 参与德国经济与能源部、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等横纵向课题4项 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5余篇 申请发明专利1项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09日
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现有交流电网结构和运行控制技术已经难以应对大规模新能源接入,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未来的柔直系统将是一个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站(MMC)为核心、辅以直流变压器和潮流控制器等多种直流控制设备的高度可控系统。目前,柔直系统还处于多端互联阶段,已经投运的柔直工程频现宽频振荡、扰动下持续运行能力不足等问题,柔直系统的拓扑和运行控制方法还在不断更新优化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0日
在“双碳”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目标驱动下,新能源发展迅猛,将在2035年前后成为装机主体,2050年前后成为电量主体。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系统的能量供应链被重构,传统的有功控制体系不再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需建立更一般化的有功控制基础理论与方法。 本研究方向从能量视角重新审视电力系统有功控制过程,构建基于广义“惯量对”和复合能量供应链的新型电力系统有功控制基础理论框架,揭示复合能量供应链的扰动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2日
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发电设备具有弱支撑性。随着新能源占比提高,同步机占比下降,系统可用调节能力下降,频率、电压稳定性恶化,仅依靠同步机的支撑能力不再能够满足运行和供电可靠要求。因此亟需研究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使新能源具备一定的频率、电压支撑能力,以保证系统频率、电压稳定。 本研究方向在准确刻画新能源单体设备主动支撑能力、系统支撑需求的前提下,设计新能源与同步机、储能协同的频率主动支撑策略以及在电网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0日
个人信息: 郝全睿,山东德州人,1984年生。 学术身份: 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入选者、IEEE PES 直流控制与保护专委会常务理事、《高压电器》青年编委、IEEE标准工作组 P2837/P2825 成员。 工作经历: 2019年9月至今教授/博导 2014年1月-2019年8月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研究员 2013年1月-2013年12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0日
个人信息: 王晓辉,山东东营人,1979年生。 学术身份: 硕士生导师;IEEE会员;CIGRE C6/B4.37(中压直流输电)工作组成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 工作经历: 2021.09至今: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5.07-2021.08: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研究员 2010.07-2015.06: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2008.11-2010.06:英国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0日
  多元源荷储大规模接入交直流灵活配电网,将在格局和结构上完全颠覆传统电网,并引入谐波畸变、电压波动、闪变、不平衡等电能质量扰动。源网荷储深度互动背景下,系统中的电能质量扰动在来源、输出特性、传播路径、相互作用方式等方面具有了新形势下的新特征。因此,分别针对扰动传播与扰动辨识展开研究,解耦源网荷储的交互作用,实现多类电能质量扰动的溯源分析和综合评估,并建立预警机制。该领域的成果将以建立交直流混合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08日
随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呈现电力电子化趋势,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两大特征是:“低惯量”和“低短路容量”,其中低惯量主要影响系统的功率控制和频率特性,低短路容量主要影响系统的同步稳定和保护。 团队研究从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低惯量特征入手,聚焦于低惯量电力系统的功率控制(有功和无功控制),并辐射低短路容量特征(保护和稳定性)。 随着电网中的逆变电源比例不断升高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2日
3月14日晚19时,山东大学第三期战“疫”团课在齐鲁网、闪电新闻等平台进行直播。在电气工程学院团委指导下,本科生30个、研究生9个团支部约1700人进行了同步观看,并在课后进行线上交流。 本次团课主讲人是团中央、团省委“青年讲师团”成员岳松,他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应对新冠病毒疫情的唯一已被证实确实有效的方法——“中国方法”。“中国方法”体现在四个方面:以最快速度关闭千万人口级别的城市;全面动员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8日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无论是在班级还是在学院、学校的公众号里,各种疫情防控的科普性知识扑面而来,伴随而来的也有电气志愿者们在全国各地主动担当作为,默默奉献青春力量的动人事迹。每当读到这些,作为电气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份子,身体里向往志愿的血液隐隐沸腾起来。   在得知赤峰市团委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消息的时候,我想,我的机会来了。我找到了报名二维码、然后扫描,在小心翼翼地填写个人信息之后,便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12日
疫情当前,为响应教育部号召,在延迟开学的情况下,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师生不忘初心,为落实好学校“停课不停学”措施,充分利用优质的网络在线资源,积极开展线上教育。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各年级学生砥砺前行,勤学好问,在居家情况下扎实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不忘总结归纳,与学院师生分享线上学习的经验与感悟。 因为害怕线上学习会导致自己的学习效率太低,我像在学校里一样,课前按时预习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3日
12月27日下午,山东大学2019年“榜样的力量”优秀学生颁奖典礼在中心校区音乐厅举办,学校党委书记郭新立、校长樊丽明出席典礼并致辞。电气工程学院优秀学子在颁奖典礼中荣获佳绩。 在颁奖典礼中,2016级本科生冯子豪荣膺山东大学校长奖;2017级本科生王增辉获评学生年度人物;本科生2017级4班团支部荣获“十佳团支部”称号;本科生2017级4班、2018级卓越班荣获“山东大学优良学风班、山东大学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5日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席卷而来,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电气工程学院通过开展主题为“星旗电戟 共同战疫”的系列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点燃学生共同战“疫”的信念。 当前,疫情的肆虐使同学们无法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感受“行者无疆”。学院为鼓励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作息和学习习惯、强健体魄、培养兴趣爱好、充实这个特殊的寒假,推出了独特的“假期活动指南”:包括“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活动;“妙本三元真火,收来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06日
疫情期间,电气学院“远程”服务型学生会建设之路有条不紊。学院多次召开视频会议,对延期开学时间段的工作事宜进行了细致的商讨和部署,各部门协调合作,围绕团委工作,积极响应学校指示,以学生为中心,从思想教育、权益工作、文体活动、学风建设、志愿服务五个方向出发,转变学生会服务思路,创新学生会工作模式,“千里合力,五指一心”。  思想凝聚人团结,齐心协力共抗疫。疫情期间,电气工程学院学生会通过线上平台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3日
共有 2,887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93 页   当前第 92 页

Copyright © 2019 www.ee.sd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话:0531-88392369 传真:0531-88392369 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邮编 250061 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 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 邮编 250002